肺癌是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据GLOBOCAN提供的最新数据,全球每年新确诊肺癌病例约为220.7万例,约占所有新确诊癌症病例的11.4%。每年因肺癌导致的死亡人数约为176.0万人,约占所有癌症死亡人数的18.4%。国家癌症中心发表的最新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数据显示,肺癌仍居中国恶性肿瘤发病首位。2016年,我国肺癌新发病例约82.81万,死亡65.70万人。肺癌在中国的发病和死亡人数一直居高不下,除了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之外,还给患者和其家庭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小标题《一》:肺癌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肺癌的成因很多,其中吸烟被认为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吸烟会导致有害物质在肺部积累,长期吸烟者患上肺癌的概率是非吸烟者的 15~30 倍。但是,有的人即使没有吸烟史,也有可能患上肺癌。造成肺癌高发的其他危险因素包括接触放射线、空气污染、慢性肺部病史、化学物质暴露,以及遗传因素等。
小标题《二》:为什么要重视肺癌早筛
当我们谈到癌症时,人们更多会联想到晚期,常常忽略早期筛查。但事实上,肺癌的早期筛查是切实可行的,最近的研究表明,使用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LDCT)进行肺癌筛查可以极大地提高早期发现和治疗肺癌的机会。
由于早期肺癌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很难被及早发现。一般来说,对于那些年龄50岁以上、吸烟者或已戒烟不超过15年、有慢性肺部病史或有家族肺癌史等高危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LDCT肺部筛查。初步筛查结果为阴性的人员应当每年进行一次复查,以便及早发现和治疗可能潜在的肺癌。同时,对于非高危人群,也可以考虑做一次 LDCT 肺部筛查,以排除潜在的健康问题。
肺癌早期筛查的目的在于尽早发现肺癌及其前躯病变,从而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在很多国家,对于有患肺癌风险的人群,早期肺癌筛查已经成为例行医学检查之一。据研究表明,如果肺癌在早期被诊断出来,治愈的机会将会高出许多。
要进行肺癌早筛,首先需要进行问诊和身体检查,以了解个体情况和体征,判断是否存在肺癌的可能性。已有多种影像学检查手段用于发现肺癌,比如计算机断层扫描(CT)、胸部X线片、PET-CT等。其中,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LDCT)是最常用的筛查方法,它能够发现几个毫米大小的肺部结节,这些结节可能是早期肺癌或尚未发展到癌的前驱病变如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或原位腺癌等。X线透视或拍片由于灵敏度低,难以发现较小病变,PET-CT由于辐射较大且费用昂贵不适合筛查。
肺癌筛查的过程并不复杂,但需要遵循一些特定的方法和标准。肺癌筛查应该由专业的医生或医学机构进行,这样可以确保筛查过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此外,还需要注意筛查结果的解释和处理,以避免发现误诊和漏诊。
小标题《三》:肺癌筛查并非人人适合
需要指出的是,肺癌筛查也存在着某些限制和风险,并不适用于所有人群。例如,LDCT检查会产生辐射,会发现许多无害的肺部结节或病变。有些病变虽然并不致命,但可能给患者带来诸多困扰,甚至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进行肺癌筛查之前,需综合考虑个体状况、家族病史、遗传状况等多种因素,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决策。
总的来说,肺癌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很难被早期发现。但幸运的是,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肺癌早期筛查成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及早发现和治疗肺癌。如果您有高风险因素,如长期吸烟、家族中肺癌患者、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病史,建议定期进行相关筛查检查。尽早发现并尽早治疗是有效提高肺癌患者生存率和治愈率的根本。
(审核: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
--文章转载自“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抗癌之窗》202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