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肿瘤学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工作总结 暨2023年工作计划
更新时间:2023-01-29     来源:

为了引导与促进京津冀地区医院结直肠肿瘤诊治标准化、专业化、科学化和创新化,更好地实现结直肠肿瘤精准医学建设。北京肿瘤学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于2018年8月31日在北京成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王锡山教授任主任委员,黄镜教授、张忠涛教授、沈琳教授、陈凛教授、叶颖江教授、刘彤教授成为首届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刘骞教授为秘书长。近年来,北京肿瘤学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始终坚守红色健康初心,坚持“党建引领发展”的工作思路,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北京肿瘤学会工作要求,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专委会核心成员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带头作用,领学促学,以党建引领业务发展,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引领结直肠肿瘤专委会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筑牢政治建设“压舱石”。引导专委会成员深刻践行健康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推动结直肠肿瘤专委会健康发展。

京津冀地区结直肠肿瘤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结直肠肿瘤专科医师数量不断增多,结直肠肿瘤的规范化治疗迫在眉睫,治疗的不规范很容易引发肿瘤复发和转移,降低肿瘤治疗的有效率,以及导致医疗资源浪费等系列问题;结直肠肿瘤的治疗具有跨学科特点,结直肠肿瘤的治疗需要以疾病为中心的学科群,包括外科、内科、放疗、影像、病理等多学科的通力协作。因此结直肠肿瘤医师的培养和发展不仅关系到其本人的成长,还关系到我国结直肠肿瘤事业的未来及国家整体医疗水平的发展。

2022年12月17日下午,以“第7届国家癌症中心结直肠癌国际高峰论坛、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年会”为平台,北京肿瘤学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召开了自2018年成立以来的第五次年会。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我们无法线下汇聚一起进行学术交流,因此,我们于线上举办年会,凝聚力量,在不受疫情影响,不受空间限制的条件下进行云交流,让更多医生可以通过本会议,学习经验,交流体会,更新知识储备,提升肿瘤诊疗水平。

此次会议由赫捷院士担任名誉主席,王锡山教授担任会议主席,刘骞教授担任大会执行主席,并邀请了全国范围内结直肠肿瘤防治领域医师群体中的精英、以及各医院的中流砥柱医师进行学术报告和讨论。内容全面而深入,不仅涵盖了精彩的手术演示,还包括免疫治疗、化学治疗、生物治疗的最新进展,更引入了临床研究方法论及统计学相关技巧的分享。既有助于医师们了解当前结直肠癌治疗领域的前沿知识,又为医师们从事临床科学研究释疑解惑,助力医师的自身发展。每部分学术内容汇报完毕后都由我国结直肠肿瘤防治领域的优秀医师进行热烈的讨论,在学会讨论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最后王锡山教授发言,肯定与赞扬了委员们的智慧与才华,北京肿瘤学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为优秀才俊搭建了一个学术交流与思维碰撞的平台,必将为我国结直肠肿瘤事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进一步推动中国结直肠肿瘤学科的成长和发展。王锡山教授对专委会的发展寄以厚望,对2023年专委会的发展提出要求:

(1) 作为所在地区结直肠肿瘤医师的代表,要加强对结直肠肿瘤医师的支持和培养;

(2) 建立一个针对京津冀地区结直肠肿瘤医师学习、交流、提高和展示自己的平台,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等有益活动、并密切配合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

(3) 加强与我国的港澳台地区及国外的结直肠肿瘤医师沟通、交流渠道,使我国结直肠肿瘤医师的成长能够与国际接轨,让我国的同行与国外同行已经建立的联系得到持续发展;

(4) 在各个方面加强训练,努力成为京津冀地区结直肠肿瘤医师的榜样,为我国结直肠肿瘤事业添砖加瓦;

专委会在北京肿瘤学会的指导下在2022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2023年将积极参加行业标准、规范、指南的研究和制定,出版相关书籍、教材以及科普资料,制定国家级的行业标准,推动肿瘤规范化治疗的模式和理念。同时,推进结直肠肿瘤专科医师的规范化培训继续教育及考核工作,加强人才培养的同质性,尤其是对基层医师的培养,积极开展结直肠肿瘤专科医师的行业自律与维权工作。每年举办一次年会,办出行业组织的特色,办出有质量、有规模的品牌年会,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image.png

王锡山教授致辞


image.png

刘骞教授主持专委会



image.png

线上讲座

上一篇:北京肿瘤学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2022年工作总结
下一篇:北京肿瘤学会病理专委会2022年度工作总结